四、要了解和对比当地学生的生活条件,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我在加拿大的这几年,对于中国留学生的花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能体会到当地人为什么觉得中国学生“老有钱”了。
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生活费并不比本地学生少!甚至远远超过当地人水平。
就拿住宿而言,国内留学中介给出的预算往往是在中档水平,结果中国学生租住高档公寓的也不在少数,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自己做饭,每天直接从外面买甚至下馆子对他们来说也算稀松平常。
仅仅在加拿大,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就达到几十万,这里面每个人的花销水平肯定也有差异。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当地或者一些其他国家来的学生,不仅合租着我们可能看不上的老破小公寓,还要打几份工给自己赚学费生活费,有人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对比一下他们的条件,再想想国内还有多少学习成绩突出但是没机会出国留学的同龄人,不要再抱怨父母不能给自己买LV和法拉利。
五、语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了学习和生活的难易度,也关系到将来就业。
在国内时你恐怕想不到:申请学校甚至签证时,给出的语言要求已经是就低不就高了。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抱怨分数要求太高,但是想得长远一些,要使用英语或法语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起学习的话,我们有限的外语水平能占到任何优势吗?想得更远一些:要和人家竞争工作岗位的话,还可能面对从小就讲着英法双语甚至熟练掌握了几种语言的本地人,又能有多大胜算呢?
我建议大家即使语言考试的分数已经达到学校正式录取的要求,也要提前到学校的短期语言班过渡一下,最开始的学习难度主要就集中在语言关,如果不知道怎么用英语/法语记笔记、作业和论文的格式,开学后会多花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
六、出国留学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封闭的中国人圈子。
曾经在加拿大最著名的某大学为留学生做指导的外籍老师跟我吐槽说:中国学生来了基本只和中国学生一起玩,而且出去吃饭不太愿意尝试和了解其他国家的菜系。这也算是别人对中国留学生的一种刻板印象吧。
这些年微信的兴起,让我们能够很方便地从公众号和微信群获得一些资讯,也无形中助长了惰性:到了加拿大,发生了什么新闻也直接去看公众号的翻译摘要、少掉了用英语/法语接触当地媒体、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久而久之,更加封闭在中文环境里。
和中国学生一起玩、一起说中文、上中文网站、买中国食物、做中国菜、去中餐馆吃中餐,用微信。除了上课时会用到英语/法语,出不出国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何必花那么多钱留学呢?还不如直接在国内读个合作办学的项目。
人已经出国了,趁此机会就是要了解和其他国家、民族的不同和差异。也许最后你也无法理解,但是首先要学着去了解。
有了机会进入好学校,遇到在国内没机会认识的师长和校友,自己要学会甄别哪一些是值得你真心付出去交往的,并且学会和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交往,毕竟你很可能会在这段时间遇到一生中最为志同道合、能够一起做点事情的朋友。
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才能更大程度地利用这一段宝贵的留学时光。